学向用的转变《弟子规》教学反思
发布:2012-06-28   点击:1604 次   分类:教学动态

执教老师:彭晓燕

我们中国是个礼仪之邦,很重视礼仪的教育,可现在的社会,礼仪已经被人们所遗忘,特别是现在的孩子根本不知道怎样孝顺父母,怎样尊重长辈,怎样尊师重道。有的只是维护自己的利益,只知道自己的利益神圣不可侵犯。为了利益可以不认父母、兄弟反目。我曾经听一个老师说过一个家长,这位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高兴,可以三更半夜为孩子买想吃的东西,为了让孩子高兴可以弯着腰让孩子当马骑;为了让孩子高兴可以让孩子打死也没关系。我不禁要为这个家长感到悲哀了,相信以后她的生活一定会很“多姿多彩”。

我觉得现在的家庭教育是多么可怕,我们以前祖辈留下的先进的教育已经被人们遗忘,所丢弃了。现在国家提倡学习《弟子规》,我认为很有必要,《弟子规》是清代康熙时山西绛州人李毓秀所作,他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,也结合自已的教书实践,写成了《训蒙文》,后来经过贾有仁修订,改名《弟子规》,其核心思想是孝弟仁爱。它是一本教我们如何做人的基础规范。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为人处事。不会做人,这一生也休想有很好的成就;而一个人如能懂得做人之道,不但个人的修身会得到进步,在家庭方面也能得到幸福美满,子孙也都可以兴旺。《弟子规》浅显易懂,押韵顺口,清代后期成为广为流传的儿童读本和童蒙读物,几乎与《三字经》、《百家姓》、《千字文》有同等影响。我们应该多提倡我们身边的人多看看像《弟子规》这样的书,因为书里、文字里蕴含的人生智慧会使人终身受用。

结合学校开展的“学道德模范、诵中华经典、做有德之人”的活动,我更加感受到国家对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视。那该如何更好的促进思想道德发展呢?在我的一个多学期的探索实践中,我渐渐将《弟子规》的内容运用到教学语言上,学以致用,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。

在教学“入则孝,从“父母呼”到“昏则定”时,会结合“学道德模范、诵中华经典、做有德之人”电视专题片中的模范人物故事和生活中真实例子进行讲解,让学生说说你在生活中会怎样孝顺父母。在我的影响下,学生也开始尝试运用《弟子规》所学内容,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。

我深深地感受到,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无穷的智慧,其一字一句都足可以受用一生。“涉世浅,点染亦浅;历事深,机械亦深”,我忽然发现,中国传统文化“贵在力行”,贵在“学以致用”,让我们把《弟子规》熟记于心,并在生活、学习和工作中学以致用吧!